出口退稅問答第3期免抵退的通俗理解
出口退稅第3期
問:什么是“免抵退”?
答:剛接觸出口退稅時,大部分人對什么是免、什么是抵、什么是退這些概念都是稀里糊涂的,現在就跟大家分享一點通俗易懂的觀點。我國現行出口退稅采用的“免、抵、退”辦法主要是針對自營和委托出口自產貨物的生產企業而言。專業說法中“免”是指免征本企業生產、銷售環節的增值稅;“抵”是指生產企業出口自產貨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動力等所含應予退還的進項稅額,抵頂內銷貨物的應納稅額;“退”是指當當期銷項稅額不足抵減時,對不足抵減時的稅額辦理退稅。
但是從另一角度來講,出口退稅的目的就是將稅負歸零,所以出口退稅又可以分為以下三種類型來理解:“又免又退、只免不退、.不免不退”!坝置庥滞恕笔侵敢话慵{稅人,既有銷項,又有進項,為把稅負歸零,自然是銷項免,進項退,又免又退!“只免不退”是指如果出口的貨物沒有進項,自然是只免銷項,進項沒有就不用退了,比如小規模納稅人、免稅產品,都是沒有進項的情況,只免不退,就達到了稅負歸零的目的!“不免不退”是指針對的是不鼓勵出口的貨物。比如原油,自己都不夠用,還得進口,能讓你出口就不錯了,就不要想出口退稅的事了。這樣大家是不是對于免抵退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呢~
了解了“免、抵、退”的概念,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免抵退的幾個計算公式:
1、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2、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這個公式中計算的“免抵退稅額”就是名義應退稅額或者免抵退制度下的可抵頂進項稅額。公式最后一個減項“免抵退稅額抵減額”的實質含義是,免稅購進的原材料本身是不含進項稅額的,所以在計算免抵退稅額時就不應該退還這部分原本不存在的稅額,因此要通過計算予以剔除。出口貨物離岸價(FOB)以出口發票計算的離岸價為準。出口發票不能如實反映實際離岸價的,企業必須按照實際離岸價向主管國稅機關進行申報,同時主管稅務機關有權依照有關規定予以核定。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退稅率。
3、如當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則當期應退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
如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則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
當期免抵稅額=0
當期期末留抵稅額根據當期《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中“期末留抵稅額”確定。
這實際是一組當期實際應退稅額的判斷公式。采用的思路是:當期應退稅額=MIN【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即取二者中較小的一個)。
小夜曲就要結束了,是不是意猶未盡?哈哈,小編希望這些文字能給大家帶來一絲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