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企業出口退稅如何計算
生產性企業出口適用“免、抵、退稅”計算方法。我們可以簡單從字面理解,將其認為分解為免、抵、退三個步驟。
第一步“免”:增值稅一般計算方法簡單可以理解為“應納稅額=銷項-進項”,可得出口企業公式①“應納稅額=內銷銷項+外銷銷項-進項”。前面闡述外銷出口貨物的銷項是免稅的,公式①可演變成公式②“應納稅額=國內銷項-進項”。公式②大家會看到一個明顯的不對應的地方,就是我們的銷項僅僅是國內銷項,而我們的進項是生產內銷產品及外銷產品共同的進項。如能實現零稅率出口,道理上應將外銷產品所對應的進項稅額予以退稅。但目前國家由于考慮稅負平衡和對進出口宏觀調控的管理要求,并未全部實行出口零稅率,因此目前生產型企業不能對應要求將出口貨物對應的進項稅予以退稅。而只能按照規定,根據退稅率進行抵扣。公式③“內銷應納增值稅=內銷銷項-內銷進項-外銷進項”,這是內銷應該繳納的增值稅。
第二步“抵、退”就是先用外銷進項抵頂內銷應納增值稅,也就達到了退稅的目的。公式④內銷應納稅額=內銷銷項-(內銷進項+外銷進項),也就是前面所敘述的公式②。通過公式④計算出來的金額如果大于零,說明內銷應納增值稅抵頂應退外銷進項后還有余額,既為本期應納稅額。如果小于零說明內銷應納增值稅抵頂應退外銷進項后仍有余額,此時是否退稅,又要分兩種情況:1、內銷的銷項本身就小于內銷進項造成的小于零。2、內銷的銷項減內銷的進項大于零,再減外銷的進項后小于零。第一種情況如果全部退稅勢必將內銷留底稅額一并退換給了企業。所以就要規定一個退稅限額來消除這種情況,這個限額是外銷金額乘以退稅率來確定。然后比較內銷應納稅額小于零時的金額與退稅限額兩者之間絕對值,哪一個小退稅金額就是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