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稅】最新出口退稅申報系統常見問題答疑
課堂提問一:
老師,請問每月都有出口,每月都要重新確認一下匯率嗎?
答復:
出口貨物不論以何種外幣結算,均按財務制度規定的匯率直接折算成人民幣,出口企業可以采用當月1日或當日的匯率作為記賬匯率(一般為中間價),確定后在一年內不得變更。所以不管企業采用何種方式,每月都要重新確認匯率。如果選擇當日匯率作為記賬匯率的話,還要多次確認。
課堂提問二:
有個關于納稅申報期限的問題:報關單出口日期是1月27日,幾月份做納稅申報?出口發票必須在幾月份開具?
答復:
企業如果確認并核實了1月27日的出口信息,應當在1月份開具出口專用發票并確認收入,在次月15日前做納稅申報。
課堂提問三:
老師,請問下口岸操作系統、網上收支申報系統、退稅系統之間的相互關系及操作先后順序,課程會講嗎?
答復:
作為退稅實訓教程,對這些操作系統之間的關系以及先后順序,是必須要講的。新手做退稅,除了政策不明、計算不會之外,就是對變些眼花繚亂的操作感到十分困惑,我們必須解決!
課堂提問四:
老師,我初學,老聽說免抵退,那請問抵是什么回事哦?為什么生產型企業可以免抵退,而商貿企業只能免退,不能抵?
答復:
生產企業“免抵退”的免,是指免除出口環節的銷項稅,退是指退還采購和生產環節的進稅,那么這個抵怎么理解?抵是指生產企業的進項先不直接退給企業,而是先去抵減生產企業的內銷應納稅額,否則企業內銷必須于次月交稅,而出口要申請退稅以后才能收至境資金,對企業的資金就是一個考驗。所以稅務部門為了減輕企業壓力,允許生產企業的進項稅,先去抵減生產企業的內銷應納稅額,有節余以后再申請退稅。
課堂提問五:
老師,生產企業為什么沒有多余的進項稅就不退了呢?原理是什么?進項不夠, 能推遲多長時間申報退稅?我每月都做納稅申報,然后等留底額夠了再做退稅申報,行嗎?
答復:
原理同上。出口企業應在貨物報關出口之日次月起至次年4月30日前的各增值稅納稅申報期內收齊有關憑證,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辦理出口貨物增值稅免退稅及消費稅退稅。所以你推遲的期限就是到出口次年4月30日前的增值稅納稅申報期。
課堂提問六:
納稅申報表是單證齊與不齊的都報了 ,退稅系統只報單證齊的,對吧?
答復:
是的。出口企業只要出口信息確認核實,就要確認收入并作納稅申報,無論是否單證收齊;而申報退稅是必須單證齊全,以及信息齊全才可以(稅局部門 能夠查詢到你申報出口貨物對應的電子信息)。
課堂提問七:
外貿企業取得一份進項發票,分幾次出口怎樣申報退稅?
答復:
1、外貿企業申報出口退稅的計稅依據是購進出口貨物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的金額或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注明的完稅價格。在實踐中采用“單票對應法”,出口報關單和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聯或進口繳款書必須一一對應。這一點是非常特殊和明確的!
2、如果外貿企業出口貨物取得了一份增值稅專用發票,俚是分多次出口的,需使用出口退稅申報系統進行進貨分批申報單錄入,錄入第1個批次時,錄入項號后,分批次數默認為01,錄入第2個批次時,錄入項號后,分批次數自動默認為02,點擊“打印分批”按鈕,打印出紙質《出口退稅進貨分批申報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