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企業出口委托加工貨物操作規范
本文來源財稅通,作者:王術芳。如侵權請聯系同濟財稅電話0530-5900787予以刪除!
外貿企業,由于本身沒有生產加工能力,所出口的貨物都是外購成品后直接出口。但是有時候外貿企業為了控制產品質量,會自行采購原材料并委托給工廠進行加工,向工廠支付加工費并收回完工產品出口。
以上業務模式,稱之為委托加工。外貿企業的委托加工有兩種業務類型:保稅進口料件委托加工、應稅料件委托加工
保稅進口料價委托加工,是外貿企業以進料加工復出口模式操作的出口業務。指從境外采購材料,用進料或來料手冊保稅通關,然后委托給工廠為其加工成品,向工廠支付加工費。
應稅料件委托加工,是外貿企業一般貿易方式出口的業務。指從境內采購應稅材料,或從境外進口材料但通關時按一般貿易繳納進口稅,然后委托給工廠為其加工成品再出口,向工廠支付加工費
操作模式:
分進料加工和來料加工,再次只分析進料加工業務。
原來該模式有兩種操作方法,一是委托給工廠加工并支付加工費,工廠開具加工費發票;二是把原材料作價銷售給工廠,工廠開具成品發票。自2012年退稅改革后,財稅2012 39號取消了作價加工模式,即購入的保稅材料需要采用委托方式,工廠只收取加工費。對于進料加工復出口業務,由于外貿企業需要退稅,因此工廠開具加工費發票時需要注意,品名要開具成品名稱,備注欄可以寫加工費,有一些地區也允許可以直接開"XXX加工費”,這需要視各地稅局的要求(國說公告2013 12號規定出口貨物報關單顯示的品名必須與增值稅專用發票顯示的品名一致才可以退稅)
應稅料件委托加工:
在2012年退稅改革前,外貿企業自購原材料并委托工廠加工后出口的,在退稅時用購貨的專用發票和工廠開具的加工費發票申請退稅,即兩票制,在退稅數據錄入時,一次錄入出口數據,其對應的進貨明細數據分兩次錄入,即原材料錄入一次,加工費錄入一次。但退稅改革后,財稅2012 39號第四條第(四)項規定:“外貿企業出口貨物(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貨物除外)增值稅退(免)稅的計稅依據,為購進出口貨物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的金額或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注明的完稅價格”,同時國稅公告2013 12號要求出口貨物報關單顯示的品名必須與增值稅專用發票顯示的品名一致才可以退稅。所以對于外貿企業來說,委托加工出口的貨物要想符合退稅要求,必須取得以該出口貨物的名稱開具的發票才行,即一票制。操作模式分如下兩種:
1、外貿企業購入原材料后,把原材料作價銷售給工廠并給工廠開具專票,工廠加工完成后,把加工費和原材料的合計金額一并開具成品發票給外貿企業:
例:隔壁老王外貿公司出口輪胎,自行采購10000元橡膠原材料,增值稅1700元,并委托給隔壁老宋輪胎工廠進行加工。則外貿公司作價“銷售”材料給工廠,假設作價金額11700(注:作價時平價銷售是否合規???)并開具專票給工廠。工廠收取加工費1170元,則工廠開具成品發票12870元。外貿企業用12870元的發票申請退稅
2、外貿企業聯系好原材料供應商后,以工廠名義采購,供應商開票給工廠。工廠生產完成后,把加工費和原材料的合計金額一并開具成品發票給外貿企業。
例:隔壁老王外貿公司跟橡膠供應商A談好采購條件后,直接讓隔壁老宋工廠與A簽訂采購合同進行采購,隔壁老王把采購資金以預付款的形式打給隔壁老宋,隔壁老宋直接支付給A采購橡膠,A開具專票給隔壁老宋抵扣。隔壁老宋工廠生產加工完后,把加工費及材料貨款一并開具品名為該出口貨物的發票給隔壁老王退稅。
另外還要提醒一下,有一些外貿企業自己采購零部件,自己進行很簡單的組裝,然后按成品出口,這類業務是不允許退稅,因為:1、外貿企業沒有加工能力,不符合業務實質;2、取得的發票跟出口報關單品名不符。對于此類業務也需要改變下操作模式才能符合退稅要求
對于外貿公司的委托加工出口模式中,還有一類業務是修理修配勞務。外貿企業為境外提供修理修配勞務,但是外貿企業沒有生產能力無法提供該勞務,于是外貿企業會把該修理修配委托給工廠進行維修。在委托給工廠修理的過程中,外貿企業為了保證質量,會自行采購修理所用的一些材料給工廠使用,此模式需要注意,委托修理修配勞務和委托加工貨物的開票是不同的模式:對于委托加工貨物,工廠時要給外貿企業開具成品發票才能退稅;而委托修理修配勞務,工廠必須開具加工費發票給外貿企業才能退稅,依據:財稅2012 39號第四條第(五)項“外貿企業出口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貨物增值稅退(免)稅的計稅依據,為加工修理修配費用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的金額。外貿企業應將加工修理修配使用的原材料(進料加工海關保稅進口料件除外)作價銷售給受托加工修理修配的生產企業,受托加工修理修配的生產企業應將原材料成本并入加工修理修配費用開具發票。”
因此,外貿企業在做委托加工業務時,要注意區分是貨物委托加工還是修理修配勞務的委托加工,這兩者的退稅所用發票是不一樣的。
請保護原創,若轉發或引用,請注明來源且不得用于商業目的。若未注明或用于商業目的,將追究法律責任。